本文将模板国际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现象、图片、原因、防治各个维度进行解剖,是非常好的一篇技术文章,请大家转发并收藏吧! 1、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墙柱实际位置与平台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2、轴线测放时产生误差。3、模板安装加固不牢固,发生偏移后未能及时校正,造成累积误差。4、模板安装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进行控。5、模板自身刚度差。6、混凝土浇筑时未对称均匀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压模板变形。7、对啦螺栓、顶撑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移。 1、娱乐前必须进行熟悉图纸、技术交底、模板放样。2、轴线测放后必须进行复核。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置可靠的限位措施并加固牢固,保证位置准确。4、支模前要啦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5、根据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6、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浇筑混凝土时要对称下料,严格控制下料高度。 
在楼层间模板上采用上部配长50cm,并在层间向下有一道对拉螺栓为标准。拆模时保留此外模板与上部墙外模拼接。;另在下层接缝处用密封泡沫粘嵌条嵌实以防止漏浆 
剪力墙楼梯支模示意图

外墙模板层间节点详图 1、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柱上部变形 
楼梯踏步板变形 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连接件末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 2、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3、竖向支撑过少。 4、砼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1、严格按方案娱乐,控制立杆及剪刀撑间距,保证模板刚度和稳定性。排架间距必须符合娱乐方案,一般在800-900,底层必须加连杆和扫地杆(扫地杆可一隔一设置)。 2、梁底加设支撑确保稳固。3、墙柱模板设置足够的对啦螺杆或包箍。 4、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浆,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5、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6、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娱乐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模板变形。
2、由于模板支撑体系选配和支撑方法不当,结构浇筑混凝土时变形。 
梁下立杆弯曲 
排架间距过大、底层无扫地杆和连杆 1、模板支撑体系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一边相互协调搭配。使用时,必须对支撑体系进行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撑立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体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 2、钢管支撑体系其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娱乐荷载,钢管支撑体系一般宜扣成整体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一般为0.9m左右(荷载大时应采用密排形式),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力撑。 
1、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拼装时接缝过大。2、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3、周期过长木模干缩或裂缝。4、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5、模板接缝措施不当。6、梁、柱、墙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底部基层不平整。 1、翻样要认真,拼装严密。 2、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3、梁、柱、墙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固可靠,拼缝要严密。 4、梁、柱、墙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固可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及时校正好。 5、墙柱底部混凝土面娱乐时找平收光,平整度水大于2mm。 6、严禁使用报废的模板;模板重复使用前应充分整修,对模板上的螺栓孔洞应有效封堵;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7、模板娱乐时要严格控制模板拼缝。模板龙骨用料规格、间距以及支撑体系要符合娱乐方案和规范要求。对已破损的模板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1、模板表面用废机油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殊浆不清除即涂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 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 2、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 3、使用废机油脱刷模板,即污染了钢筋及混凝土,又影响了混凝土表面装饰平台。 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 2、严禁用废机油作为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即适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或各种专门化学制品的脱模剂等。 3、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糊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滴也不易涂刷过厚。 1、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平台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 2、封模前未仔细检查和进行清仓。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 2、检验钢筋时必须连带验仓。 3、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4、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孔尺≥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堵。 1、模板拆除过早,保护措施不到位,构件混凝土缺棱掉角。 1、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拆模要求。 2、拆除方法不当,猛撬硬砸。 3、模板拆除后,成品平台保护意识淡薄。 1、加强技术交底,和成品平台保护意识。 2、严格控制模板拆除时间,特别是底模拆除必须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允许拆模的强度时方可进行。 3、严格控制拆模方法。用力适当,严禁大面积撬落和猛撬硬砸。 
1、地下室外墙未能设置30cm导墙及止水钢板,存在渗漏隐患。 1、专业知识及平台意识不强。 2、交底、验收(总包、监理)形同虚设。 3、方便娱乐,省时省力 要求:地下水位以下的底板、外墙、车库顶板在其娱乐缝处须设置止水带。墙、顶板、底板止水钢板(或止水带)一半埋入已浇砼,一半外露。墙与底板相交处,应在浇筑底板时留设反口,使止水钢板(或止水带)一半埋入已浇砼,一半外露。车库与主楼相交的连接通道,考虑到有不均匀沉降,应设置钢制止水门框,通过两道橡胶止水带来处理。 
1、结构后浇带支撑体系不规范,侧模封堵不严,砼渗流严重。 1、技术人员交底不清,检查不到位,工人国际平台意识淡薄。 2、后浇带两侧模板封堵不严密。
1、加强技术交底。加强此处支模的平台管理,凿除后浇带内的水泥浆和砼,使两侧变形不因此而受到约束。 2、后浇带两侧埋设双层20目隔离钢丝网并加固牢固, 3、模板拆除后,后浇带两侧立即进行支撑。详见下图: 
1、娱乐管理及监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 2、模板支撑配备不够。 3、模板国际娱乐方案考虑不周。 1、对下部结构进行检查,若已经出现结构性损伤应责成娱乐单位拿出处理方案。
类似的悬臂构件在上部结构未完成之前,底部支撑体系不能拆除。 2、悬臂结构以及构件跨度大于8米的,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0%)。 1、平顶角支模不严密,部分板底模板伸入墙体,梁底模板未按规范要求起拱 提高支模的细部平台,板底模不得伸入墙身,板底模上部应每隔小于300左右钉钉子固定于墙模上。
|